广东金融学院教授徐焰。
课间游戏的消失令人遗憾。事实上这些游戏很好地展示了体育的魅力,也体现了其功能和价值。而现在由于体育课程大纲和教学存在问题,导致大家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继而对体育锻炼也存在错误的理解。大家就以为体育课就是这么无聊的。
——广东金融学院教授徐焰
体育锻炼需要场地,需要时间,也需要一定的指导。每天锻炼1小时提了这么多年,学校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现在广州推进“家庭体育作业”,将锻炼的任务分解给家长,情况不乐观。
——专家
最近30多年,虽然中国在世界舞台迅速崛起,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却持续下降。南都对此现象进行了系列报道,上一篇报道梳理背后的原因后发现,要扭转这一状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有专家呼吁,广东可率先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以及精细化的管理,让现有的措施和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继而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体育家庭作业效果有待观察
户外活动、体育锻炼的减少,青少年学习负担重,一系列原因让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近视患者达到了6亿,青少年的近视率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2019年9月20日,广东省开始实施《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称,鼓励学校每天布置适量的体育家庭作业;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确保假期学生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体育活动。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广州正在推进落实“家庭体育作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广州市教育局去年、今年、明年将连续3年对40万中小学生体质进行测试和追踪,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给出个性化的运动、膳食建议。
有专家表示,体育家庭作业的初衷非常好,但现实中能否得到落实,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体育锻炼需要场地,需要时间,也需要一定的指导。每天锻炼1小时提了这么多年,学校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现在将锻炼的任务分解给家长,情况不乐观。事实上,学校希望将孩子的锻炼交给家庭来分解完成,家庭希望学校来组织完成,所以最后效果怎么样还有待观察。”这位专家表示。
上述专家认为,只有落实和完善学校教育的评估标准,妥善处理好体育教育和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避免以牺牲学校体育和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来规避校园安全事故,才能有效激发学校的积极性。
建议对中考高考进行改革
如何解决学习负担重,孩子没时间睡觉,没时间锻炼的问题?为什么学生减负喊了这么多年效果却并不理想?对此,多位专家提出改革考试制度,调整“指挥棒”的导向作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所所长吴健曾表示,体育成为中考科目,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教改尝试。由于当时基于“考体育,是为了引起社会对体育的重视,而不是用分数来卡学生升学”的设计思路,所以最初的中考体育,在考试项目选择上采取了“简便、可测、易得分”的基本原则,很少考虑体育考试的科学性,也存在先天的不足。
吴健认为,中考体育应该实现升级,体育考试的设计应当科学、系统,应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现其身体素质状况和身体机能。同时,还应提升难度,强化其甄别和选拔性的功能,而不能是80%-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优秀水平。
近年来,广东省以对体育中考也进行了改革,2019年广州市也开始和全省标准接轨,部分家长曾一度表示反对。中国田径理论研究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广州体育学院袁运平教授表示,其实改革后的难度依然不高,未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之后,还应做进一步的提升。
袁运平对中考体育项目的科学性也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说,设置800米和1000米项目考试,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将青少年持续下滑的心肺功能提上来,但800米和1000米跑的能量供应方式是属于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同时存在的项目,标准提高之后,更多的是属于无氧代谢,因此项目的设置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如设置跑步距离更长、时间标准放宽的做法更好。
在最近的各种体质健康调研的数据中,有的地方调查的数据显示受调查地区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还在下滑,有的数据则显示已经有所好转但依然在低水平徘徊,但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依然还在下滑之中。
体育课不应该“这么无聊”
场地不足、运动器材短缺、体育老师短缺、经费保障不够……都是影响学校组织学生锻炼客观存在的问题。但从南都记者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来看,这些因素重要,但并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湖南农村,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设施就是一块平地,跑道都没有,学校所有的体育设施印象中只有几根没有人用的跳绳,但在小学6年时间里,因为同学们有着丰富的体育游戏,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女生最常见的跳皮筋、踢毽子,男生课间玩得最多的,是踱步(蛙跳)、跨步比赛,中午午休和下午放学后,男生则是参与人数更多的,更为大型、更刺激、更激烈的各种各样的攻城游戏。茶余饭后,还有各种拍纸牌、扇纸牌游戏,对运动能力都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游戏不知道是谁传授的,也没有人组织,都是高年级传给低年级的学生玩,其运动游戏本身依靠其自身的生命力在当时非常流行。但是,随着电子产品的兴起,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这些游戏,也都一一消失了。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青少年健康促进与体育发展决策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徐焰表示,事实上这些游戏很好地展示了体育的魅力,也体现了其功能和价值。而现在由于体育课程大纲和教学存在问题,导致大家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继而对体育锻炼也存在错误的理解。“大家就以为体育课就是这么无聊的。”
徐焰调查广东的情况发现,有50.23%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教学方法存在问题,48.36%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徐焰调查发现,无论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还是中考项目,或是日常的体育课教学大纲,都属于应试教育,为了应付考试搞一阵风式的练习,无法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也无法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因此,徐焰认为,当前应该对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考试项目的设置进行改革,倡导快乐锻炼,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上完体育课,自己去玩,自己组织比赛,身体素质自然就会好起来。
呼吁
广东应尽快 建立监测评价体系
南都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第二篇关于探因的报道中,一共梳理了12个不利因素,要一个一个针对性地解决,需要时间,难度也非常大。
徐焰认为,最有效的方法,除了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之外,地方政府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他认为通过抓住管理的牛鼻子,可以让有限的场地和器材、有限的资金、有限的体育教师发挥最大的效果,也可以让国家和地方的多项措施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徐焰认为,广东的改革可以通过建立全省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大数据监测评价平台来作为抓手。徐焰说,目前广东省经过多年的努力,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管理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管理层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
徐焰调研发现,截止到2018年12月,广东省的大部分学校已经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实现了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的全覆盖,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庞大的工作,88.3%的学校需要耗时13天才能测试完,84.1%的学校需要投入2.8万元以上的经费。以此为依据推算,全省开展这一工作至少要花费4.2亿元。
徐焰认为,《标准》测试工作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还是存在测试上报数据可信度不高,这是非常可惜的。
他说,根据规定,测试的数据由学校直接在系统中上报,导致缺乏有效的监管,学校的直接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也看不到这些数据,孩子的体质健康水平怎么样,孩子、家长、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都看不到准确的数据,也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既然这个工作已经投入了那么大,有这么好的基础,就应该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数据充分体现价值。”徐焰说,虽然很多学校反馈系统不好用,是上层制度的设计导致,但广东完全可以在这个工作的基础上,自己建立一个大数据的监测评价平台,配合其他管理手段形成一套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
徐焰认为,首先应有正常的监督机制,确保数据真实,如此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此外,建立数据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各级政府发布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建议。